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

台灣的歷史,包括在中國的歷史裡不就好了?

3.8 台灣的歷史,包括在中國的歷史裡不就好了?

最近台灣的學術界,「台灣本位」的研究在經過長久的壓抑後終於逐漸抬頭,因為以台灣的立場來看待台灣的事物,往往才能反映真正對台灣的影響。不過很遺憾的,前陣子台灣歷史學會向政府建議考試"加考"台灣史(僅僅是加考的要求,而非以台灣史代替中國史),還是被拒絕了,而且理由居然是:「台灣的歷史就包含在中國的歷史裡面。」

還記得小時候,我常常搞不清楚彰化和嘉義哪一個在台中的上面,但是卻對中國的各省有哪些都市、有什麼鐵路經過、有什麼天然資源背得滾瓜爛熟,這是由於來自中國的國民黨政權「中國化台灣」的結果,讓台灣人對自身生存的土地都不認識了。這種情形,就像越南的歷史學家陳重金(Tran Trong Kim,1882-1953)在所著的《越南通史》談到過去越南受中國殖民統治的情形一樣:『...不管大人小孩,誰去上學都只學中國歷史,而不學本國史。詩賦文章也要取典于中國,對本國之事則是只字不提。國人把本國歷史看成微不足道,論為知之無用。這也是由于自古以來自己沒有國文,終生只借助于他人的語言、他人的文字而學,什麼事情都受人家感化,而自身無任何特色,形成像俗語所說"嫌裡媚外"的那種狀況...』

如果我們以中國的觀點來看台灣,當然不能說錯,但就會忽略了以台灣的角度來檢討歷史。對一個亟待建立主體性的國家,更是顯得格格不入。舉例而言,假設中國的W朝代渡海來台,劫掠了大批金銀珠寶美女以及原住民而還,以中國的角度出發可能是件好事,財產、人口增加了;但是以台灣的角度而言,對台灣的住民不啻是一種災難。如果你是台灣人,你認為應該採取哪一種觀點呢?

台灣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人在喊「本土化」。然而有些喊出本土化的人卻反對台灣建立自己的主體性、卻對中國文化的重視遠超過台灣文化、卻三不五時就到中國朝見一番。如同一位記者所言:「我們終於恍然大悟,原來這些人所說的本土化,指的是『中國本土化』!」還真的是台灣的悲哀啊......